第一次與柬埔寨接觸,是小時候無意間翻閱一本旅遊圖書,在裡頭見到的。
畫面裡的時間臨近日夜交界,夕陽在古老石牆上斜斜打出暗影,光條一格格沿著迴廊延伸到遺跡深處,沒入遙遠時間的另一端。畫面裡,某種巨大的繁華與覆滅觸動了小小的我,書名告訴我吳哥窟是人生必去的最美地方,於是那時我就下定決心,有一天我要親自造訪。
今年四月,早已長成了大人的我,輕裝行囊,從金邊機場走出來,馬上被乾燥熱浪撞個滿懷。想不到柬埔寨這麼熱。後來才知道,這次初訪柬國,讓我驚訝的不只是溫度,還有很多很多。
曾經地表上最繁華文明,幾世紀後凋零回紀元零年
我對柬埔寨的印象,還停留在小時候那頁吳哥夕照上,寧靜平和、古老輝煌,但在我眼前的金邊,街道卻雜亂叢生,垃圾臭味時而可聞,老舊民房邊,一棟又一棟格格不入的外資建案拔地而起,在底下生活的人,很多體體面面,也有很多相貌殘破,在這座高速轉變的都市中,以一種幾乎事不關己的遊魂姿態飄零著。再往前延展,離開城市邊緣,就是荒煙漫土的鄉村景象。
柬埔寨原來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。
幾個世紀以前,吳哥王朝原本是地表最繁盛的文明之一,元朝周達觀出使當地,大受震撼,把所見所聞詳實記錄在《真臘風土記》裡。沒想到幾百年後,經歷戰亂、殖民與大屠殺,吳哥文明沒入叢林深處,社會凋零回紀元零年,剩下來的,就成了現在現在這光怪陸離的景像。瑰麗中藏著恐怖,輝煌裡爬滿淒涼。對一個外地旅人來說,柬埔寨讓人時而驚嘆,時而惶恐,當我們行走在這塊土地上,到底該用什麼態度去觀看呢?
透過友人牽線,我認識了在柬埔寨從事文化工作多年的台灣人許紘捷(以下以英文暱稱 Hank 稱呼) 。擁有視覺相關背景的他,最初因出版社的拍攝任務來到柬埔寨,因緣際會下成為義診團的攝影師,沒想到就此著魔,一待就是八年。我從歐洲打了通越洋視訊過去,原本還有點初見網友般的羞怯,但很快的,就深深沉浸在 Hank 生動的故事中,腦海裡定格的柬埔寨街道,再次鮮活流動開來......。
#1
熱情也有好壞之分:志工不做好功課,只是去當地給人添亂
Hank 除了個人計畫外,在柬埔寨的第一年也當過 NGO 在地志工。這幾年間,各種志工團來來去去,好好壞壞,他都看在眼裡。志工並非憑著一股熱血理想就足夠,事實上,善心行動也有分狀況內與狀況外,很多人從自己的角度去斷定柬埔寨人需要什麼、不需要什麼,結果打出來的靶全都是歪的。
在 Hank 與友人共同經營的粉專「Symbodia|柬式符號」上有個故事,一群志工到鄉下捐了 200 個廁所,只給材料,剩下的靠居民自力搭蓋。沒想到半年過去了,六七成的廁所都沒蓋成,到處都是「露天馬桶」的奇異景象。深入了解後,才發現原來當地人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,回家時看到它突然出現,不礙事也就不去理它,想上廁所還是依從小到大的習慣,到屋後樹林輕鬆解決。這就是志工與當地人認知斷層的一個例子,我們覺得現代馬桶就是好,但對柬人來說,他覺得原本那樣就很方便了,卻不理解搭建廁所的原意其實是為了減少土地水源汙染,降低傳染病的發生。
Hank 認為,好的志工團本身有「專業」很重要,但事前調查更是基本中的基本,例如上述蓋廁所的例子,這樣的案子是能成功的,但差別就在於事前調查、衛生教育、挑廣與後續追蹤改進等前中後階段,有沒有做足。
「專業團他是帶著專業來解決某個問題的,而成員比較雜的團,可能付出的就是單純勞力,」Hank 說,「勞力團可能對個人的意義比較大,但我不是批評它不好,而是認為勞力團若配合專業長期團去走,會有更大效益。」很多人帶著滿腔熱血到異國貢獻己力,卻忘了自己再怎麼熱心,都只是初來乍到的局外人。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狀況,底下的錯綜複雜不是我們一天兩天可以理解,有些曝光時讓人覺得好棒棒的計畫,最後反而會替當地社群帶來負面影響。這是為什麼 Hank 認為,短期團勞力團,應該和在地深耕組織互相配合、截長補短。
「遇過一些志工做到後來很喪氣,」Hank 說。
「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換來不如預期反應,但問題是,你支持他,但他不一定想要你這個支持啊,你到底知不知道這個人家、這個村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沒充分理解就出手,當然會失望。」
經驗多了,才懂得愛心也要切中重點。「這是為什麼我最後選擇專注在我的攝影專業。」Hank 一個大男人,依舊可以選擇去造橋鋪路、挖地蓋房,但他認為這些事已經很多人在做了,況且柬埔寨很多問題埋在更深的地方,而那些,必須靠物質與勞力之外的東西去解決。
一直以來,柬國政府失能、貪污盛行,國際組織一直給,政府與當地人也一直拿,國家及個人的自尊自立自信分崩離析,精神上的傷口,無法單靠新的橋或新的房子撫平。
Hank 認為,文化與教育推廣是改變的關鍵,而柬國許多年輕人也有志一同,越來越多人正在透過創作等方式,用作品治療人民的集體傷痛,去告訴外界他們有能力自己站起來,把自尊要回來。這是為什麼 Hank 最後決定回到攝影專業,用相機與文字去一點一滴累積出文化資料庫,不僅提供外人深入認識柬埔寨的入口,更記錄下稍縱即逝的當下,給後來需要的創作者一個見證。
或許如一本暢銷書名寫的,「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」,每個志工相信都是立意良善,但該如何切切實實擊到痛處,卻值得深思。
#2
不轉換思考方式,在柬埔寨遲早會得憂鬱症
柬埔寨除了志工和旅客外,還有很多在當地投資做生意的外商。這些人中,許多都覺得柬埔寨人生性懶惰、沒效率、而且還很玻璃心,罵一下就不幹,反反覆覆的誤會牽扯,讓人光氣都氣死,也賠了不知多少人的創業資金。Hank 曾經在暹粒開旅館、經營英文班繪畫課,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卻不一樣。
「在那裡工作生活,我反而經常得去反省自己的狀態,覺得我們在他們地盤,要走他們的節奏。」
「不然早晚會憂鬱症而死。」他說。
「柬埔寨其實是一個很愛面子的民族,以和為貴不喜衝突,甚至兩個人有嚴重心結,你表面完全都看不出來。他們不是不能被指正,而是你不能用兇的,會傷他自尊,傷到了就謝謝再聯絡。」Hank 的一位老員工,有次就因為買錯牛肉麵被多講一句,結果就鬧辭職。「但柬埔寨人不像華人愛錢不要命,這一點我是覺得是非常健康的,」Hank 說。
「他們很缺錢,但不會因為要賺錢而犧牲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,也不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,很重視生活。」
這番話讓我想起在金邊遊蕩的夜晚,無論周一還是周五,傍晚時分街上就擠滿了人,在烤肉的熱辣煙燻中吃肉喝酒,隨著音樂與一眾親友搖擺跳舞,縱情任性,彷彿暫時忘卻了漫漫無盡的明天。
傳統上生在熱帶的柬人,人與自然和諧相處,生活的溫飽不難,有很多餘興去享受生命,而印度教與上座部佛教的信仰也反映在生活觀。什麼環境養出什麼樣的性格,有好有壞,但外商習慣用本位思考,看到的只能是柬人性格的表面,抓不到後面一套因果邏輯,難怪糊裡糊塗被氣個半死。
#3
嘟嘟車司機買房結婚夢滅,女性婚後面臨家庭事業抉擇
旅人到柬埔寨鄉下,往往被一片民風純樸感動,但近年來外資不斷湧入,城市早以無人理解的速度脫胎換骨,只是教育和職業訓練跟不上經濟發展,在這場投資遊戲裡獲益的,往往只有那些玩得起買得起的人,而社會底層人只能做勞力,卻要承受更高的物價,於是有錢的越有錢,窮的越窮。每個人的物欲或許都變大了,但欲求不滿的現實卻讓人更不快樂。
Hank 認識很多開嘟嘟車(Tuk-Tuk)的小夥子,大家過去偶爾聚在一起聊夢想,而他們的夢想大都一致,就是努力工作存一筆錢、買塊地蓋間房,好娶老婆生孩子。在 Hank 2010 年初抵柬埔寨時,這對司機們來說是只要努力就能夠達成的目標,現在卻已經成為不敢做的夢,很多人不是不敢結婚,不然就是結了婚不敢生小孩。
弔詭的是,雖然家庭經濟越來越艱難,社會卻依舊不太支持已婚柬國女性在職場上闖蕩。柬埔寨傳統上是母系社會,但當前社會的真實狀況早就天差地遠,「父權靠拳頭說話,戰爭破壞掉多少東西,還滿可怕,」Hank 說。
「我認識一些很有能力的女性,成就甚至超過另一半,但這裡女生管妳多有能力、做多好的工作,社會風氣是結了婚妳就是要在家帶小孩,妳選擇事業,大家會說妳自私。」
Hank 曾認識一位在金邊大學念法律的女生,各方面條件都很好,本來想找她一起工作,沒想到事情都講好了,女生卻懷孕了。懷孕之後,女生的丈夫與母親開始百般阻撓,不讓他們見面,這件事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。兩三年後,Hank 路上偶遇那個女生騎車載小孩,當時她才解釋,那時她是想要工作的,但也只能無奈認命,空有一身理想與才能,這幾年只能在家裡幫忙賣生活雜貨。
很多有學歷有工作的柬埔寨女性,雖然想要小孩卻不敢結婚,因為她們知道,只要一結婚懷孕,曾經擁有的東西就都沒有了。也不是不能工作,只是工作只會變成低技術的餬口性質。「能在職場上意氣風發有一番成就的職業婦女,大多是擁有丈夫與家人的支持才辦得到。」Hank 指出。
擁有女權意識的柬埔寨女性雖然稀少,卻還是存在的,但更多的是尊隨社會價值觀的人。她們無論婚前再優秀,生了小孩依然只能是個主婦,我們或許解讀說這是「犧牲」,但她們卻不覺得這是犧牲,而是為了家庭做出的選擇。
想起 Hank 告訴我當初辦英文班的緣由。他的朋友 Tola,年紀輕輕卻不幸罹患骨癌,後來從腳開始病變,柬埔寨醫師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根本病灶沒處理,卻先把小腿給截肢了。因為行動不便再加上容易喘,Tola 決定就近在家附近開班授課,即便身在貧民窟環境,為了理想沒有退縮的意思。後來,Tola 癌細胞轉移到肺部,來勢兇猛,短短數個月,就過世了。臨終之前,他把英文班的經營交付給了 Hank。
「他很了解自己國家情形,覺得教育是他們的希望,臨終前交代給我的事情都和教育有關,英文班只是其中一個。」Hank 說,「現在這個英文班的教職,由他的妹妹接手做下去。」
想過有尊嚴的好生活,或許一開始本就不該分男女、分你我,有些人懂了,默默把火把點亮,剩下的路就要由其他人幫忙走完。
編輯後記:
柬埔寨的美,永遠是和黑暗並存的。這不是一種可以隨興放空徜徉其中的美,而是一再挑動你的道德成見的美。對某些人來說,柬埔寨似乎有種魔力,它會讓你想一去再去、魂牽夢縈。中毒的人,例如蔣勳、例如 Angelina Jolie、例如像 Hank 夫婦一樣在當地長期耕耘的人,例如我。
曾經質疑自己是否帶著災難或貧窮觀光的心態去靠近,但在讀了許多書、和 Hank 聊了數個鐘頭後,才知道並非如此。膚淺的心理刺激很快就會膩的,柬埔寨的迷人,在於它的生生不息,在於它給你時間的震撼,在於它讓你去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。它剝除了我們自以為是的「專業」、「文明」、「進步」,告訴我們,那後面還有更純粹、更真實的東西。
這或許是為什麼當年一張吳哥夕照那麼觸動我的原因吧。那是我還未被世事風化的童稚年代,一切在眼中看來,無論繁華還是消亡,都那麼平等而清晰。
對柬埔寨文化有點了解後,我們在下一篇文章「該和纏人的小朋友買紀念品嗎?」:柬埔寨雖美麗,卻充滿了對旅人的艱難考驗」中,會聊聊旅人在當地會遇上的各種事情。或許你會覺得纏著你買紀念品的小朋友很討厭、覺得柬埔寨好像很落後隨便一點也沒關係,覺得柬埔寨食物好像沒那麼好吃......,這些想法,或許會在聽了 Hank 的內行人看法後,徹底改觀。
Follow
由柬式符號協辦的《Galju・看路》漫漫同行計畫,凝聚了排灣族青年、漢族朋友及柬埔寨表演者共同演出,而排灣族的傳統樂舞將呈現的是「歌謠」,排灣族是一個非常愛唱歌的民族,會利用歌謠的敘述表達自己對天、地、神靈、人的感受,因住在山坡地的關係,鮮少有大動作的肢體呈現;柬埔寨樂舞將獻上柬埔寨最具代表特色的「仙女舞」,仙女舞被譽為柬埔寨的芭蕾舞,有著非常崇高的文化意義,甚至在多數的古寺廟中,都會看得到仙女舞的浮雕,也會帶來另外兩首舞碼「孔雀舞、椰子舞」,也代表著當地獨具特色的舞蹈。
除了傳統樂舞篇之外,兩邊也帶來的共同編創製作《Galju・看路》,此舞作以「河流」作為發想,創作更具議題性的表現,讓更多的人在面對自我的時候,能夠更加堅定、更加信任自己。
河流孕育了各個民族,而我們都依偎著河流創造了不同的文化形態,當文化隨著河漫漫流向大海,終在大海中多樣性的文化面貌。現今的社會裡,我們最大的使命就是「傳承」,文化可以是永遠,也有可能是一瞬間無法挽留,但透過人與神靈、人與土地、人與自然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,文化的薪火就得以世代傳承。
《Galju.看路》紀實影像展
展期:8/10-11/30 12:00-21:00
地點:日食糖224文創園區
更多資訊:Galju・看路—排灣青年與柬埔寨舞者的樂舞對話
—— 完整行程 ——
Photographer / Photos:許紘捷 Hank
Cover Art Design : Cha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