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生而為人,我很抱歉」,太宰治在《人間失格》中引用了此句,即使人類身為高智商和高情商的動物,但我們似乎沒有扮演好保護地球的角色。在今年6月,丹麥Faroe Islands上再度上演血色海灣的情節,每當名為“Grindadráp”的捕獵鯨豚傳統開演,這片海域就會被染上鮮紅的驚悚。
儘管1932年開始,丹麥就頒布法羅群島獵鯨條例,但這項被動保團體一直抗議的行為,對不少當地人來說仍是他們堅持的傳統,因為Faroe Islands上土壤貧脊,除了馬鈴薯以外鮮少能種植作物,畜牧業業並不發達,加上當地人相信鯨魚能補充他們所缺乏的特殊營養素,因此島上從16世紀開始就以捕鯨魚為食。
現在Faroe Islands島民已經改為以進口肉類、羊肉、魚類海鮮為主食,但鯨魚肉就像是他們的傳統料理,當洋流帶著這些領航鯨經過的時候,他們就會進行大規模捕捉,此時也會分食給居民,像是祭典一般的豐收慶宴。
曾有當地人如此說道:「我們殺鯨豚,但是不殺快絕種的保育類,我們是有執照的獵鯨人,會以專業的方式讓鯨魚的痛苦降到最小。也會在祭典完畢後,分食鯨魚肉給大家。」
說法各執一詞
不過,「海洋守護者協會」志工在2017年,曾花10週偽裝成遊客參與捕鯨活動,該組織表示,捕獲的鯨豚數量,198條大西洋斑紋海豚(Atlantic white-sided)、436條領航鯨(pilot whales)。在這樣的觀察計畫當中,觀察者指出,殺害鯨豚的方式非常不人道,驅使他們擱淺後,就用鋒利的刀割下頭部、用魚鉤勾住他們的氣孔拖移、孩童拔他們的牙齒,這些動作都是在牠們還沒斷氣的時候,每當看到血染大海的照片,實在很難否認這一場大屠殺。
有情商的物種
隸屬於海豚科的領航鯨雖然並非保育類動物,但這種鯨豚是以團體行動,有一隻主要的雌鯨領團,悠遊汪洋中尋覓食物,常常可能因為迷航或者海中情況有所變動,就會有群體擱淺的情況,加上捕食不易,讓這些鯨豚面對生存的困境。因為是無差別捕殺,故殺害的領航鯨中有公鯨、懷孕和仍在餵哺母乳的母鯨、幼鯨,甚至在母體內的胎兒,對一個物種是極大的迫害。
與專門豢養食用的家畜不同,鯨豚有社會性、強烈的家庭性也有情感意識,食物鏈高端的物種本來數量就少,這些鯨豚面對的不僅是自然界的物競天擇,也必須面臨人類的捕殺。
因為動保團體的大力撻伐,以及發現鯨魚肉裡面含有大量的汞,故此島民開始減少吃鯨魚肉,即便對於這項傳統仍有留戀,但衷心期望有一天,能藉助政府以及國際組職的力量,讓這片海域恢復應有湛藍寧靜,也讓這群有智慧的美麗動物,重回北大西洋海的溫暖懷抱。
Photos via : news
Cover via : news
Cover Art Design : Vick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