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 #Metoo 運動如火如荼展開的年代,我們開始挖掘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待遇,也開始翻轉心中關於男女刻板印象的成見,而在性別議題上最激勵人心的,莫過於指標人物們的精采故事了!
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,是二戰時期蘇聯人人聞風喪膽,人稱「死亡女士」的柳德米拉·帕夫利琴科(Lyudmila Pavlichenko)。她出身烏克蘭窮鄉僻壤,16 歲就結婚生子,卻在 25 歲時累積射殺超過 300 名納粹黨羽,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狙擊手。在動盪不安,女性地位不彰的二戰時期,究竟柳德米拉如何從一介平凡少婦,一躍成為備受景仰的蘇維埃戰爭英雄?
為了打臉愛吹牛的鄰居,決定投入射擊
柳德米拉出身烏克蘭小鎮,後來隨著從事公教職業的父母移居大城基輔。青少女時期,她是個吵鬧外向,競爭心強的女孩,當時她鄰居的兒子老是吹噓著自己的射擊技巧有多高超,意外挑起了柳德米拉的好勝心,「我開始的動機是想要證明女生也能做得跟他一樣好,所以我勤於練習。」她說。後來,柳德米拉在 16 歲時結婚生子,婚姻卻很快失敗告終。她接著進入了基輔大學研讀歷史,雖然生活繁忙,她卻沒有淡忘對射擊的熱情,報名加入了狙擊學校,持續在課餘時間受訓。
然後,1941 年來臨。納粹政府按「巴巴羅薩計劃」對蘇聯發動攻擊,德蘇戰爭正式爆發。看著國家親友陷入戰爭險境,烽火步步進逼,柳德米拉覺得自己獲得天命傳召。她決定暫時放棄學業,自願貢獻多年來的射擊能力,報名從軍。
從一位護士,成為戰場上人人聞風喪膽的「死亡女士」
只是當時加入戰事的婦女多半被分派去做後勤補給,柳德米拉一開始也被劃分去做戰地護士,但因為她對辦事官員死纏爛打,最後才被改派加入蘇聯紅軍第 25 步兵師。
有趣的是,她並沒因為加入兵團而馬上作戰。當時因為槍枝短缺,她只能在前線做挖壕的工事,心中燒灼難耐。她曾這樣形容當時心境,「當你只能眼睜睜看著戰事開打,手中卻只握著一顆手榴彈,那感覺實在很讓人抓狂。」
然而,隊上一名戰友在一場戰役中受了重傷,這個無法再戰的男人,將手中的槍枝交給了柳德米拉。就在那一天,柳德米拉終於得以徹底發揮渾身解數,漂亮地擊殺了兩個羅馬尼亞士兵,她自稱這叫「火的洗禮」。
從那天之後,柳德米拉陸續在 Odessa、Moldavia 與 Sevastopol 等地立下驚人戰績,在無數交戰對峙之間,她狙殺的納粹黨羽人數節節上升,最後在她退役前總計有 309 人,其中 36 人還是敵方的狙擊手。自此,她不僅被高層提拔為少校,更獲得了 “Lady Death” 這個稱號。
柳德米拉在短時間內就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女狙擊手,當時納粹政府也對她頗為忌憚,甚至曾用巧克力與德國軍隊高官階賄賂她,希望她轉而替德國效力。柳德米拉拒絕了,納粹政府在震怒下曾放話說要「將柳德米拉大卸 309 塊」,但她聽了不僅不受威脅,甚至還很帶種地笑了,因為德軍的要脅恰恰證明了自己的赫赫軍功。
「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,
媒體卻只在乎我軍服下有沒有絲質內衣」
1942 年,柳德米拉被彈片擊中臉部,身負重傷。蘇維埃高層因為重視這個人才,決定把她調離前線,將她轉到後方訓練狙擊手的位置。同年,她也身負使命前往美國做軍事外交,受到 Franklin Roosevelt 與 Eleanor Roosevelt 熱烈歡迎,成為白宮第一個接見的蘇維埃公民。
柳德米拉在美國獲到了極大關注,引發熱烈討論,她更曾豪氣說到:「我 25 歲,目前已經殺了 309 個法西斯黨羽。男士們,難道不覺得你們在我背後躲藏太久了嗎?」
然而,雖然柳德米拉的貢獻耀眼,到了美國卻面臨一個從沒想過的問題:媒體根深蒂固的女性刻板印象。美國媒體膚淺地稱她為 “Girl Sniper”,訪問重點永遠聚焦在她的外表打扮、妝容風格,有人甚至問過她:「女性蘇維埃軍人上戰場時可以化妝嗎?」柳德米拉當時回答,「沒有規定說不行,但戰爭發生時誰還有心情去想她的鼻子閃不閃亮?」
與美國媒體的荒謬交手讓柳德米拉大開眼界,在一場訪問中,她更說到,「我很驚訝華盛頓女性媒體記者問我的一些問題。她們不知道有戰爭嗎?她們問我一些很愚蠢的事情,例如我有沒有上粉、上腮紅、擦指甲油,還有我有沒有去捲髮?有個記者甚至批評我的制服裙長,說美國女人都穿比較短的裙子,而我的裙子很顯胖。我很生氣。我是以榮譽心態穿著制服的 … 它浴血戰場。很明顯的,對美國女人來說,重要的是我制服底下有沒有穿絲質內衣這件事。」
在蘇維埃被視為戰爭英雄的柳德米拉,萬萬沒想到到了美國,自己竟成為某種趣聞軼事、聳動標題、奇人共賞。在男女權力嚴重不均,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地方,即使女人也是用男人的眼光在評論女人。
Photo via: Real Clear
柳德米拉後來回到了蘇聯,得到了歷史文憑,成為人人景仰的光榮國民。Eleanor Roosevelt 後來甚至還去拜訪她,兩人私底下暢談 15 年前初見面時的風光往事。只是在光鮮亮麗的背後,柳德米拉長年被舊傷、酗酒問題、創傷症候群以及 1942 年死在她懷裡的情人回憶給纏擾,最終於 1974 年於莫斯科去世,得年 58 歲。柳德米拉的一生充滿了壯志豪情、耀眼烈愛,雖然她生命最後一段時期令人唏噓,但她身體力行以自己的樣子做一個女人的故事,卻讓後世千千萬萬的我們受到感動與啟發。
若妳想更進一步知道柳德米亞的故事,不妨閱讀今年首度被譯為英文版的回憶錄《Lady Death: The Memoirs of Stalin’s Sniper》吧!
Cover / Photos :《Lady Death: The Memoirs of Stalin’s Sniper》
Cover Art Design : Cha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