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家」對許多人來說是一整天忙碌後最棒的歸屬,而客廳更扮演串起家中每個空間不可或缺的角色,如果你問什麼才是客廳最理想的樣子?我想能依照每個人熟悉的生活習慣所貼切打造的客廳,便是最棒的設計,它可以是妳假日窩著看書的天地、與家人、另一半共同分享一部好電影的居家電影院,家中有毛小孩的你客廳可能也成了他們另一片玩耍的遊樂場。
IKEA 近期以客廳為主題,邀請不同領域的朋友打造屬於他們獨一無二的客廳,A Day Magazine 有幸邀請身在其中的植物藝術家−李霽,分享他心目中的理想客廳。身為美化許多空間的幕後推手,究竟他會如何打造自己的空間?他又是如何使用這個家中不可或缺的空間呢?如果你對於理想中的客廳還沒有想法,不妨看看李霽的分享,或許你可以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靈感。
A Day Magazine:請問您夢想中的客廳會是什麼樣子呢?
A Day Magazine:客廳在您的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
客廳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可以想像的地方、可以運動、可以看電影、可以跟貓咪玩。但想像這件事其實沒那麼一定,因為我到每個空間都會想事情,客廳最主要還是看電影,還有做一些 TRX 的運動,另外是三隻貓咪其中一隻的天地。
A Day Magazine:這次與 IKEA 的合作的靈感來源?
這次合作主要是把我「不要decor、不要精準」這件事放大,他們還是會用他們的傢俱去做一定空間的配置,但我跟他們說我不要有溫暖這件事,雖然我現在使用的傢俱裡有一些像麻、木頭櫃這樣比較溫潤的素材,但是想法上其實是沒有溫度的,都是直覺性的做決定。這次客廳的呈現就是這樣思考的延伸,比較像實驗室的感覺。植物的部分也會拆解、結合回收材、可能是科技產品分解後的材料,結合在傢俱上或植物上,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生活不需要有 decor 的價值觀,另一方面也用這樣的方式把我的藝術脈絡放進來,這代表某種未來的生活方式。
A Day Magazine:您覺得植物藝術在客廳裡,可以為這個空間帶來什麼樣的作用呢?
跟自然融合在一起是相當舒服的,可以為空間帶來一種療癒的能量,我其實非常喜歡大家現在家裡都會放植物,然後透過照顧植物去認識他們,跟認識台灣到底適合種哪些植物,我覺得這是認識環境的開始,也覺得這讓家裡有種放鬆的感覺,也很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中看書。
A Day Magazine:在 IKEA 的概念中有提到沙發是整個客廳的靈魂,那你客廳裡的沙發是什麼風格呢?
我很喜歡一位威尼斯建築師,他的空間處理有種數理學家的理性,他會用銅片用水泥馬賽克磚從他的空間感覺到一種文學性,可以感覺到空間的靈性。我覺得沙發不是被放進去、是空間延展出來、可以窩著、可以躺下來、可以躺下來,讓我非常舒服的看電影、吃零食,可以坐一整天、看書一整天。
Photographer / Puzzleman Leu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