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章由 [ 寧若曦 ] 提供
每次演唱會,都會聽到王菀之用溫柔又高頻率的聲音叫著「張敬軒」,對於有家族遺傳抑鬱症的張敬軒而言,我想,那道聲音的力量,可以劃破困住他的黑暗,讓他相信世界中仍然有值得活下去的希望;又或是像誰伸出了手一樣,讓他不至於跌進更深更可怕的悲傷漩渦。
[include id="56"]
張敬軒望著王菀之的眼神,總是有著一股熱情得要把對方溶化的威力。總是像活在地球以外的王菀之,大概在社會生活的路途中,單純和天真的性格被磨蝕的瞬間,除了自己的情人外,多了一個人願意保護著她的內心,作她抵抗外面世界的保護罩,對她而言,那必定是很可靠又值得珍惜的靈魂伴侶。
性格上,他們兩個人互補著對方缺失的一片。王菀之的樂天拯救了張敬軒的抑鬱,張敬軒的成熟變做了王菀之的盾牌,兩個人互相需要,又互相配合。音樂上,他們仍然是互補的一對。
這一次的演唱會中,張敬軒說著:「我同王菀之是兩個不同路向的歌手,佢好高格調,佢既創作就好似藝術品,而我比較商業化,所以我地不免愈行愈遠。」
王菀之說:「我知呢四場演唱會大部份都係佢既歌迷,唔緊要,我都好開心,由出道到而家,我既歌迷都唔多,如果唔係有軒仔,我都無機會喺咁多觀眾面對表演。」
音樂路上,追求的方向不同,令他們兩個人都有得也有失。王菀之用自己的風格展現了對音樂的堅持,張敬軒用心地用「流行」來令音樂可以漫延至更多人的內心,兩個人的互補,不但令兩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圓滿,也各自履行自己的信念,為香港的樂壇走出一片天。
他們兩個令人羨慕之處,是把不能相愛的遺憾,轉化成一直相依的心願,真心希望對方幸福,也比任何人更努力地維繫著這份僅屬於他們兩個的友誼,相信這是今生修來最大的福份,可以換取下輩子的相遇。
就像《你的名字》裡頭的男女主角一樣,總有一天,靈魂會相認,今生美好的回憶會變成烙印在內心的碎片,定必會讓兩個人重遇。
「如果我下世搵唔到你,咁點算呀?」
「咁我去搵你囉。」
到時候,但願你倆都記得,
他的名字,是張敬軒。
她的名字,是王菀之。
「只要記住你的名字,不管你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,我一定會,再次去見你。」
本文章由 [ 寧若曦 ] 提供